武夷水仙岩茶茶礼
2023-04-23 09:29:00

清代袁枚曾在《随园诗画》中写道:琴棋书画诗酒花,曾经件件不离他。如今七事全改变,油盐柴米酱醋茶

这首诗所表达的是在长期的生活消磨中,人由的一个过程。而事实上,人们也常常将琴棋书画诗酒茶视为文人的七件宝七宠,袁枚将换成了多半是为了对仗的工整。

因此,茶在中国的文化体系里具有一种相当微妙的两可性,它既是精神的,也是物质的;既可以在文人士绅的七大雅中占据一席之地,也可以被划分为劳动阶层的七大俗之一。

武夷茶的品评以山场是否为正岩为重要标准,当地人认为,产于正岩的茶,岩韵正,回甘明显;反之,离正岩范围越远的茶,则被认为是岩韵不显或是没有岩韵,茶叶的售价也就越低。茶叶的优劣按照大岩茶、中岩茶、半岩茶、洲茶、外山茶的顺序逐次降低,市场售价也相应地逐级递减。

茶,诸山皆有,溪北为上,溪南次之,洲园为下。

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的《随见录》中写到: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,水边者为洲茶。岩茶为上,洲茶次之。岩茶,北山者为上,南山者次之。

在武夷山,人们公认长在岩石上的茶树的品质比长在土壤里的好,岩韵最佳。武夷十怪的第一怪就是茶树长在岩石外。

当地人称:正岩范围内的岩谷陡崖,遮荫条件好,谷底渗水细流,夏季日照短,冬天又挡住了冷风,气温温差较小。其次,正岩的土壤通透性能更好,钾锰含量高,酸度适中,因而茶品的岩韵明显。

三次炭火慢火焙制,干茶条索匀整、紧结、粗壮,黑褐色有轻微的白霜,香气馥郁。叶底匀整,柔亮,蛤蟆背细密。

典型的粽香型,兰花香、木质香、炭火香充盈。

醇厚间承载着岩韵,香气沉稳,茶汤顺滑。